#时装产业人物# | Pooky Lee,将时尚当成学问

在中国的时尚产业语境当中,时装设计师和杂志编辑是最能够被大众知道的职业种类。

当我们试图去梳理一个行业的发展脉络时,那些身居背后的创意工作者是不应该被忽视的。作为一个创意产业,时尚行业每年为英国贡献超过 26 亿英镑的 GDP。

除了编辑和设计师,这个极为垂直的产业,却同时又衍生出了非常细分的工种,撰稿作者、记者、策展人、手工艺人、摄影师、造型师等等,从媒体到创意策划,从生产到商业,从服装到美妆,方方面面。

2015 年,当时还在《周末画报》生活版担任时装专题编辑的 Pooky Lee 决定前往伦敦时尚学院就读时尚策展。而在这之前,他更多是活跃在中国时尚媒体的版面上,他也是至今少数优秀的时尚作者,以及时尚史研究者。

640-102.jpeg
Pooky Lee 此前在《周末画报》杂志上所开设的专栏

Lee 的时尚写作经历丰富。据他的回忆,第一篇正式登刊在杂志上的文章发表于中文版《Numéro》。而巧妙地是,当时是杂志副主编 Wish Teoh 经过微博发掘了他。

优秀又擅长于撰写长篇时尚专题的作者少之又少,更别提现在搬运图片和罗列采访 Q&A 的新媒体时代。我们总是能从优秀的人身上找到某些共通的特点。比如难能可贵的主动性、持久的好奇心和坚韧力。

Lee 对时尚的兴趣来的很早,具体可以追溯的事可能是阅读杂志时被一季 Prada 的广告所打动,那还是他在读高中的时候。

那是 Prada 2007 年秋冬系列的广告,他说起那一季时装的某些细节,比如当时 Prada 的面料组合采用了极不寻常的方式——利用热烫技术浇蜡在马海毛上。

「那个系列颠覆了我以往对于服装的认知,我迫切希望知道所有关于系列幕后创作的故事:从设计初衷,到制作工艺。」读大学后,这种浓厚的兴趣成了一个极大的驱动力。他不断研读时装史学,翻阅外刊的时装评论。

但学习任何一个新的科目,单纯的输入会变成一种累赘,写作,就成了他输出观点和知识的方法。博客也好,微博也罢,不管它们有多少令人鄙夷和唾弃的地方,更迭的媒体形式至少都为这些不断输出创意和思维的写作者提供了最便捷的发展平台。

就如此前,在这个系列专题当中,已经采访过的撰稿人徐小喵、专栏作家林剑、编辑杨忆非,他们都利用了这样一个平台,他们也是博客时代落幕之后依然不断寻求着发展的一批时装产业人。

好的时代、恰当的机遇和广阔的平台是催生优秀人才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这个行业,虽然有时候也贩售着没有实际意义的士绅化美学和精英化图景。但不可否认,有许多优秀且伟大的人从中诞生。

曾经广阔的发展平台有很多,这还要算上如今已经闭刊的几本杂志比如《外滩画报》、《新视线》。在之前所撰写的前 VOGUE International 亚洲编辑 Queennie Yang 的人物故事当中,她曾在《新视线》杂志担任时装专题总监。在采访中,她提到过一个有趣的感受,大意是:我们现在和过去所做出的许多选择和结识的人,在未来或许会联结成一条线,一切都是有关联的。

至少就 Lee 的某些经历而言,确实如此。在他担任自由撰稿人和记者的那几年,他也和 Queennie 有过合作。其中一次是他参与了《新视线》杂志关于时尚策展的专题故事——那时是 2013 年,时尚展览在全球范围开始逐渐成为一种正持续发热的产业现象。

2011 年,得益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为悼念时装设计师 Alexander McQueen 所策划的 Savage Beauty 展览的空前成功,随后,世界范围内许多博物馆都开始关注时尚这个曾被他们视为二级学科(second-class discipline)的门类。

而 Lee 则得到了一个或多或少影响了他对未来做出选择的机遇——他采访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时装学院院长 Andrew Bolton。在对话的过程中,对方向他推荐了伦敦时装学院时尚策展硕士专业教授 Judith Clark。

对于写作这样一个方式,以及杂志这样一个媒介,Lee 其实已经感觉到了某些困扰,自己很难去完整地表述个人的想法,「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单纯透过写作,公众也很难完全了解到我试图传达的信息。」

于是,在各方因素之下,他开始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了时尚策展。

「我当时想的是策展,用这样一个更宏观、更有感受力的表述形式,将同样的信息赋予到服装本身,并通过空间设计和陈列技巧的配合带给大家一个更直观的体验。」

伦敦,如果和巴黎还有米兰对比,并没有如此发达的奢侈品产业,但伦敦的时尚产业和时尚教育却是世界领先的。其蓬勃的产业背后,有着庞大的从业者支撑着其发展。

英国时尚协会(British Fashion Council)在其中承担了必要的桥梁作用,帮助落实收集设计师和制造商的数据库,目的是帮助设计师们更方便地找到对接的本地供应商,并实现生产供应链的形成。

其次,便是发达的时尚教育行业,根据时装商业评论(Business of Fashion)2017 年的全球时装学院排名数据,前十当中英国的时装院校起码占据了三成的比例,优秀的时装院校包括中央圣马丁、伦敦时装学院、皇家艺术学院等。在英国,至少有 34 所大学提供时尚相关的教育培训。

屏幕快照 2019-06-09 15.27.32.png 英国权威媒体 Business of Fashion 于 2017 年所评选的时装学院排名

回过头再来看这两年的中国时尚行业发展,就商业的角度而言,可谓稳中有进,看起来精彩的数字对于品牌而言就是一片光明的市场。但也要时刻警惕,奢侈品牌在今天意图通过时尚策展开展营销活动,和影响力宣传,这虽然能够带来涌动高涨的网络流量和参展人流,但过于喧闹的方式和强调流量明星的参与,也会稀释消费者对于品牌本身价值文化和艺术精神的注意力。

在经历了 2014 年被称作「小鲜肉」的流量明星崛起之后,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现象产生的背后是多个因素共同发酵的结果。 社交媒体的兴起、营销方式的转换、粉丝经济的兴起等等,时尚与奢侈品行业深受这一变化的影响。

随着消费的下渗,和奢侈品牌全球化策略的不断扩张,以及消费族群的迭代,随之而来的消费喜好变迁,令近年来奢侈品牌开始了迅速的转型和改变宣传策略。既要拉近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又要营造一定的疏远感,从而保持奢侈品品牌必要的崇高地位。为了艺术化品牌,时尚策展成了一条捷径。

而越是如此,关于对时尚本身和时尚策展的研究就越有意义。2014 年,Lee 创办了自己的个人工作室 ExhibitingFashion.org,名称来源于他在伦敦时装学院导师 Judith Clark 曾经著作的书籍《Exhibiting Fashion: Before and After 1971》——一本讲述时尚策展发展历史和重要转变的图书。

工作室的主营范围很有针对性,那就是策划关于时尚的文化活动,如展览、讲座、图书出版、纪录片拍摄等。

过去一年, ExhibitingFashion.org 已经开展了许多的展览策划和讲座活动。2018 年秋季,在上海时装周期间,他们同 LABELHOOD 合作策划了名为「New China Chic: A Fusion of East And West 东西文化交流下的当代中国时装」的展览。

并在同年,与上海当代艺术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Shanghai)合作推出了「Fashion Academy」时尚文化公共活动系列,并邀请巴黎时装博物馆馆长 Miren Arzalluz 等人来沪进行讲座。

对于 Lee 个人而言,时尚始终是一门值得考究的学问。他希望能够借助 ExhibitingFashion.org 告诉观众和读者,时尚作为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有着更复杂和可被探究的面貌,而非仅等同于简单的消费行为和名流文化。「什么是时尚?」—— 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是他一直在做的事。

Q&A

对话时尚策展人:Pooky Lee

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时尚策展专业呢?

当初也有想过新闻、媒体类的专业,但我觉得单纯做编辑或者记者,这样的身份,很难再满足我想要对外表达的欲望了;另一方面,公众也很难只通过文字体会我想表达的想法。但时尚策展就是一个更为宏观和全面的表述形式。

另外一个触动我了解到时尚策展的契机是当初参与了《新视线》杂志的一期专题,那是 2013 年左右, Louis Vuitton 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做过箱包展览,Dior 也在上海举办了一个 Esprit Dior 的展览。自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 Alexander McQueen 作品回顾展大受好评后,全球范围内的博物馆、品牌和公众都开始了对于时尚策展的兴趣。

当时《新视线》的编辑 Queennie 就想策划一期关于时尚展览的深度专题,从历史过往到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我提议加上策展人专访好让专题更为夯实,这才有了和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服装学院策展人 Andrew Bolton 对谈的机会。也是他将伦敦时装学院时尚策展硕士专业,以及导师 Judith Clark 推荐给了我。去年我在上海再次见到 Andrew 时还特别提到这件事,当时他说:「我多希望自己年轻时也会有人扮演这样引路人的角色。」

时尚策展经历了哪些阶段?未来又会有哪些可预料的改变?

时尚策展在 70 年代有了很大的转变。对于时尚策展影响比较深的人物有两位,一位是摄影师 Cecil Beaton。他在 1971 年为 V&A 博物馆策划了馆内第一场当代时装展览,并号召自己认识的社交名媛和明星名模把个人服饰捐给馆内。无论是展品选择,还是空间布置,整场展览在当时都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WechatIMG109.jpeg

Fashion: An Anthology by Cecil Beaton

另一位就是著名的时尚编辑 Diana Vreeland。她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担任策展顾问的时候引领了新的转变趋势。从 1972 年开始,Vreeland 便是以一种对视觉化效果的纯粹追求来策划时装展览的。她比较好地借鉴了自己曾作为一名时装编辑的工作经验,在策展中融入了「造型」的概念,打破了以往展览的呆板和严肃。

在这之前,时尚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瞬息变化的概念,服装被认为是与女性相关的载体,它可以被深度探讨的价值还未被重视。是 Beaton 和 Vreeland,以及诸多其他的策展人、时尚学者等将时尚有力地摆放进了博物馆语境中。

在未来,承接时尚展览的空间环境还会更加多样。工作室如今收到很多询问,是很多商场类的商业地产希望在其中举办展览,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经历体验。另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服装品牌在发展了二、三十年后,也开始寻求重新梳理自己的过往历史,以展览或图书等形式保存品牌过往物质和精神遗产。

在伦敦时尚学院就读这个专业有哪些收获?

时尚策展依旧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议题,我们那一届一共也才四个学生,但我们却有两位导师,她们都是业内非常受尊敬的专业人士。所以每个学生所分配到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我的导师 Judith Clark 是建筑学出身,所以她在教学的时候,更加看重空间的设计和陈列的布局。另一位导师 Amy de la Haye 则是一位严谨的服装史学家,会用渊博的学识指出你做学术研究时的欠缺和不足。

相关阅读:对话时尚策展人Judith Clark 作者:Pooky Lee

而在伦敦,本身就有得天独厚的时尚资源,博物馆、学术论坛、媒体资源、藏家学者等都是非常丰富的。并且在这里,时尚行业是可以细分到很专业的工种类别的(Lee曾经采访过的专业时尚拍卖师 Kerry Taylor )。这对于理解整个时尚产业是个非常大的启发,也是对人脉资源的积累有着极大的帮助。

哪些人对你来说,影响比较大?

写作上的话,当年《纽约时报》的时装评论家 Cathy Horyn。她对时装了解深刻,但又和整个产业保持一个游离的身份和态度。国内的很多时装编辑、记者,如 Wish Teoh、Queennie Yang、Weimo Wang 等,他们的文字也是我最早用来学习了解整个行业的重要参照。

另一个是我个人比较崇拜的导师 Judith Clark。她教会我一种重新思考时尚的思维方式,和看待历史和当下的新角度。不夸张地说,她的展览 Spectres: When Fashion Turns Back 和同名图书是我每次寻找创作灵感时必会参考的对象。不久前,我还特意委托了她来为中文版《T》杂志四月刊撰写封面故事,这是我读过的最好的一篇时尚媒体写作。

为什么会成立 ExhibitingFashion.org ?

它的成立其实是非常随机的。最开始我创建这个公众号只是为了整理和再编辑我以往的文字作品,但随着时间推移,我开始有机会利用这个平台涉足更多更丰富的项目,以及和自己欣赏的人互动合作。

我还是希望,可以带来关于时尚更多严谨的讨论,帮助大家注意到服装背后的文化和社会价值,以及让更多人了解这个行业。在国内,时尚几乎等同于了明星、流量和 KOL。这很正常,但也应该有空间是留给更有长远价值的内容创作。但严谨内容并不就等同于古板枯燥,怎么能把关于时尚的讨论做得既认真考究,又能吸引公众兴趣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事。

现阶段工作室在策划的项目有哪些?

展览方面,两个比较重要的项目是协助法国创意设计工作室 M/M (Paris) 策划他们在上海的大型展览;以及准备一场庆祝英国时尚摄影师 Nick Knight 个人工作室 SHOWstudio 成立二十周年的回顾展览。年底时也会有与当代中国时装设计师相关的企划。其他的则是为一些本土博物馆、商场和品牌做的时尚文化项目策划咨询服务,帮助大家找寻和落地最合适的内容和合作对象。

此外,拍摄时尚题材的纪录片也是工作室在努力推进的项目。我希望可以用纪录片的形式,帮助观众更好了解时尚行业的运作方式,打破大家对于行业持有的一些刻板印象。

当然,写作依旧是仍占据了日常工作的很大一部分,也还是我的个人兴趣所在。例如我刚写完对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最新 Camp: Notes on Fashion 展览做的专题,以及探讨时装设计师 Azzedine Alaïa 过世后,其个人基金会为保护设计师物质和精神遗产做的一系列举措。仍在进行中的还有与时尚摄影师 Tim Walker 和场景设计师 Shona Heath 的对话等。

原文发表于公众号「FASHIONOMY 时尚界」 采访:Junjie Wang、Weihan Chang 特约作者: Junjie Wang(微博@久池)

All rights reserved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copyrigh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