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产业人物# | 冯楚轩:栩栩华生的下一步会走向哪里?

冯楚轩欣赏李安。

这位低调的导演,对于电影的高水准要求,令他钦佩。在他看来,李安是一位内敛又包容的人。而更重要的是,冯楚轩认为懂得自己不能做什么,比知道自己做什么更重要。

2007 年,冯楚轩从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新闻系毕业,随后加入了《精品购物指南》报社,在那里一待,就待了足足十年。

今年 5 月,冯楚轩又回了一次成都。离开成都后,冯楚轩对这座城市依然有着感情的羁绊。5 月末的成都,春熙路商圈依旧是人潮涌动,远洋太古里和成都 IFS 雄踞一角,作为中国新购物综合体的两个范本,这两家商场构建起了成都最重要的高级商圈体系。

成都有许多个称号,而「第三城」就是其中一个。作为中国西南的中心,成都在奢侈品消费和艺术人文消费等领域上都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成都是一块吸引人的山芋,急遽增长的消费需求和尚未开发完全的消费市场,光是这两点就牵动着奢侈品品牌的心,而成都人对于艺术人文文化的包容度,则是画龙点睛的一笔。于是,Louis Vuitton 、DIOR 和爱马仕都接二连三过来办展、开展线下媒体宣传活动,试图在这座西南之城渗透更深的影响力,培养更广泛的客户群。

栩栩华生也一直在关注着成都。5 月 29 日,由栩栩华生旗下杂志《T Magazine China 风尚志》携手成都 IFS 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球风格论坛在成都尼依格罗酒店成功举行。

640-112.jpeg 第三届全球风格论坛嘉宾合照

这家成立于 2017 年的媒体公司,如果论资历,只是一位崛起的后生。但在这短短两年半时间里,栩栩华生不仅布局了一个全媒体生态的生活方式媒体矩阵,这期间便成功发行了《T Magazine China 风尚志》、《卷宗 Wallpaper》等多本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文出版物。而另一方面,栩栩华生还在持续关注和报道本土的优质生活方式内容,这一点非常重要。

虽然我们已经看到栩栩华生通过与国际期刊的版权合作实现了其第一步的发展,但单纯地开拓媒体版图并不是冯楚轩的目的。通过细分的内容领域,栩栩华生不断地在报道、关注中国建筑、交通、设计、时尚等领域的变化。

640-113.jpeg 栩栩华生旗下杂志《卷宗 Wallpaper》所做的中国交通专题,报道原文:2019中国在建交通项目指南

媒体就是一个工具。冯楚轩正在通过这个工具,来实现对行业的帮助。正如他们关注到成都,并不只是成都消费市场的繁盛,还有整个中国西南的建筑、科技、手工艺和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和变化。

栩栩华生除了不断开拓细分的内容领域,还在尝试开展线下的非媒体业务。据冯楚轩透露,栩栩华生将成立一家小规模的图书出版公司,通过这些平台去系统地出版有关儿童、建筑、摄影等各领域的图书。另外,冯楚轩还表示将有侧重家庭社交的产品推出。

640-114.jpeg 「SITT 社区大会」是栩栩华生旗下一款针对社区的小众生活方式独立出版物矩阵,其出版物包括《KINFOLK》中文版、《FATHERS 父与子》、《DRIFT》中文版和《FOOD & WINE 吃好喝好》四本独立刊物。

冯楚轩有过许多在电视媒体的工作经历。早在大学读书期间,他便曾在光线传媒的时尚频道担任过实习记者,而在毕业前也曾先后在上海东方电视台和湖南电视台有过实习经历。

但热爱写作的他,依然对印刷物有着特别的喜好。他相信印刷品作为一种媒体介质,在现在数字化媒体风行的当下,依然有着独特的存在价值。

事实上,内容依然是媒体的主心骨。技术的快速演变和迭代,虽然带来了内容传播方式和体验方式的革新,但媒体形式的多样性,和更加细分的受众群体,并不意味着新的介质会取代旧的形式,这种变化往往是演进式的、连续的,甚至是交互的。

就比如上世纪 50 年代末美国电视机的出现和普及,并没有导致电影的消失。电视机也没有淘汰掉收音机,反而收音机等音频形式的内容通过车载设备和 podcast 依然活跃于今天。同样,智能手机和通信技术的革新,也不会导致印刷物的消失。

对于消费者和读者而言,多种媒体形式,无非意味着需要做出主动选择,并投其所好。而以《T Magazine China 风尚志》和《卷宗 Wallpaper》为首的印刷杂志,凭借其先锋的视觉和专业化的内容不仅吸纳了一批稳定的读者群,还在社交媒体上俘获了许多年轻人的喜爱。

以《T Magazine China 风尚志》为例,杂志在视觉的表达上,甚至成为了一个标杆。而在内容输出上,冯楚轩说道:「我们持续生产优质内容,不仅仅是图文并茂的内容,而且是学术化的专业内容。」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栩栩华生一直在招聘具备专业学术背景的编辑。

而即将到来的七月,对于栩栩华生这家年轻的媒体集团而言,其细分的媒体矩阵又迎来了新的成员——《出色 WSJ.中文版》。这本杂志引进自美国道琼斯集团旗下高端生活方式内容杂志 WSJ. Magazine 。

这是栩栩华生首次推出男性生活方式出版物,也是第一本涵盖商业领域内容的杂志。

640-115.jpeg WSJ. Magazine 2019 年 3 月刊封面人物:Mark Ronson

冯楚轩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他关注许多个领域的动态。对于科技的革新和时代的变化,他都会做出思考。在他看来,一家媒体公司在面对这些新技术和新的时代语境时,也应该及时做出相应的改变。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栩栩华生都在尝试不同的印刷技术,试图去呈现更多元的阅读体验。如他所言:「我们希望能够在印刷技术上有所创新。那同样在互联网的技术体系中,我们也要把这个技术用好,对我们有用的技术体系都非常重要。」

今天,媒体的核心竞争力除了内容和技术,还有需要变革的商业模式。单纯依赖广告收入,只是杯水车薪、扬汤止沸。哪怕是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数字媒体们,从 Vox 到 Buzzfeed,以及青年文化媒体 Vice,都曾大幅度裁员以求自保。

而反观国内,自媒体红利时代也快要奄奄一息,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增长率日益缓慢。许多已经有了很大规模的自媒体品牌都在拓展新的商业模式,例如新世相开始推出读书会、线上课程等付费产品。而像「GQ 实验室」纯粹依赖广告收入,达到 2 亿人民币的年营收,几乎是这个行业广告收入的天花板。

但中国的文娱消费领域却依然有着大片市场前景,并且中国的消费市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向上的消费升级和向下的消费下沉是同时进行的。拼多多购物和奢侈品消费都很火爆,所以找对消费族群,对任何品牌都很重要。栩栩华生就很好地找准了受众群体。

此外,栩栩华生集团由两部分组成:华生媒体和栩栩创意。这也决定了栩栩华生不是一家单纯依靠媒体来盈利的公司,其创意内容的驱动会成为公司的一部分潜力资本。

2017 年 3 月,华人文化控股集团正式入股栩栩华生。华人文化的董事黎瑞刚向来被誉为内容之王,他投资的内容项目包括一条视频、笑果文化,以及诸如 B 站、爱奇艺、灿星制作等平台。栩栩华生有优质内容和清晰的目标市场,华人文化则有着资源、资本和技术支持,这对双方而言何尝不是一件双赢的事。

而作为一家公共媒体出版集团,栩栩华生正在做一件重要的事——记录这个时代的变化。

Q&A

对话栩栩华生 CEO:冯楚轩

在你最初创业的时候,对公司寄托的愿景是怎样的?

我刚开始创立这家公司的时候,思路非常清晰。第一个,我就是要做比较细分的内容领域,我不想再做时尚目录和明星内容。媒体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和手段,我想借此来尝试更多非媒体的业务。过去两年半的时间,大家看到了栩栩华生在媒体内容产品上的茁壮成长,那从今年开始,我们会开始关注更多非媒体的项目。

在杂志视觉方面,栩栩华生无疑是先锋者,但会不会有这样的担忧,读者对杂志的关注最终只剩下了封面,而忽视了内容的部分?

这一点是我们和其他杂志刊物有所不同的地方。我们希望大家在阅读栩栩华生的刊物时,能够感受到这两个方面:一是图文并茂的内容,特别是像 《T Magazine China 风尚志》、《卷宗 Wallpaper》和《NYTtravel 新视线》等杂志;

第二点则是学术类内容,我们正在招聘一批有着专业背景的编辑,包括越来越多高学历的、高写作能力的和专业知识领域的。像我们《卷宗 Wallpaper》的编辑是建筑系博士,我们的艺术编辑是斯坦福毕业的,所以在内容这一方面,我们一直都有在投入。像我们这样生活方式类别的媒体,到最后,技术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依然是你的内容。

那我希望,栩栩华生在未来的三至五年内,能够吸纳一批来自交通、建筑、设计、商业、地理等方方面面具备专业学术知识的编辑。

你们是怎么去权衡商业与内容创意之间的平衡性的?

印刷市场的广告已经趋于平稳了,但你看到现在很多公司都在转型成更加综合的创意类公司。虽然我们叫栩栩华生,但我们内部其实分为华生媒体和栩栩创意公司两个部分。

基于我们这种细分内容的创意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不仅能够拿到媒体的预算,还能够拿到其他领域的预算。但你在拿到其他领域预算的时候,你也得想清楚。比如很多人想拿互联网预算,但互联网就是拿数据和转换率来做考核的,所以你也得思考,你是不是有这样的能力。

其次,我们也在开展许多线下的活动。比如《NYLON 尼龙》,它是必须做线下活动的,因为要把学生社团和学生兴趣粘合在一起。

640-117.jpeg 「解决问题的人」是《卷宗 Wallpaper》推出的一项在定义「设计」的基础上,以人为圆心,解决设计中产生的相关问题的线下互动项目。6 月 29 日,解决问题的人将在深圳万象城举行。

再比如说《卷宗 Wallpaper》,我们一直在开展各种线下活动。而从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去比较的话,我觉得我们公司在线下的运营能力是超过线上的。

在你看来,一家媒体或是一本杂志,它们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我觉得首先第一个是记录。你要系统地去报道和记录你所报道的这个行业,同你的编辑哲学和报道方向契合,最终去记录这个时代。我希望五年、十年之后,当大家再来看我们的杂志的时候,能够有所思有所想,对未来有所启发。

第二点,这是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的,就是去规避掉那些过于流行的和片面的内容,简言之,我们希望报道美好的东西。因为我们不是时政的也不是财经的媒体公司,我们是一个生活方式的媒体公司。另外,作为一个来自中国的生活方式媒体公司,我们首先一点就是要非常专注地去报道中国的生活方式内容。

对于我们来说,一本好的杂志意味着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它首先是完整的。

比如说一本杂志可能有 12 个编辑,那 12 个编辑在编辑一本杂志的时候,从头到尾都要保持一个气质,这本身也是很难的一件事,但这才是我认为的一本好的杂志。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在中国做一本杂志的时候,我们要避免出错,这个错是指基本的知识内容的错误。其次是,作为公共出版物,不要强加个人观点。

作为一家媒体而言,你们做的哪些事有在推动着行业的发展吗?

我觉得一家媒体的力量谈不上能够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这还是要跟整个大的国家经济相关联。那时尚行业的发展,当然也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市场的打开。那我们能做的一些帮助就是,去报道那些品牌的故事。

我们拍了那么多好的封面,请好的作者写好的内容,我觉得我们把这一部分传递给消费者就是一件好的事情。

那这一方面来说,不只是在时尚领域的,比如说《NYLON 尼龙》杂志,作为一个大面积进入到中国校园领域的媒体,为这些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和机会,让他们去交流,并且去实现各自的理想,这都是非常重要的。

640-118.jpeg 此前由《NYLON 尼龙》杂志与 NIKE 合作的「巴黎女足征集令」活动,一名来自中国政法大学的大一学生最终如愿在巴黎见到了自己的偶像。原文报道:尼龙带我去巴黎和王霜踢球

那另外比如说《卷宗 Wallpaper》, 我们一直在系统性地梳理整个产业的故事,我们出版了交通特辑,还生产了如何去保护中国的乡村建筑的专题内容。

平时还有关注其他的杂志和内容吗?

我其实是一个什么杂志都会去关注的人,因为杂志有不同的读者群和内容取向,并不是不适合你的杂志就是差的杂志。但我们公司的那些杂志,从开选题会到审稿到印刷,我都会去认真看,因为我本身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一个读者。

采访、撰文:Junjie Wang(微博@久池)

原文发表于公众号「FASHIONOMY 时尚界」

All rights reserved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copyrighted.